索 引 號 | 11150000MB1519736M/2025-00911 | 主題分類 | 食品藥品監管 |
發布機構 | 自治區藥監局 | 文 號 | |
成文日期 | 2025-02-27 | 公文時效 |
? ? ? ?2024年,自治區藥監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法治藥品監管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堅持政治引領,加強黨對法治建設的全面領導
一是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局黨組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及時組織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領學、帶學、促學。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圍繞“深入學習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化藥品監管助力完成五大任務”進行研討交流。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納入藥品監管培訓課程安排,作為各類培訓“必修課”;依托“北疆大講堂”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講座,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通過深學細悟、凝心鑄魂,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二是全面加強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列入2024年度藥品安全監管工作要點部署推進,印發《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建立工作臺賬,定期推動落實。局黨組會議分別于1月和7月專題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局黨組書記嚴格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按規定向自治區依法治區辦述法,并將推進法治建設情況納入領導班子和個人年終述職報告,確保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落地。
(二)健全制度體系,強化法治建設制度保障
一是出臺“四基準一清單”。按照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要求,自3月份起,組織人員起草了《藥品監管行政處罰通用裁量權基準》《藥品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醫療器械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化妝品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內蒙古自治區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管不予和免予行政處罰清單》,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反復醞釀完善,最終出臺,堪稱一本教科書。具體細化了10類共性裁量要素,確定了60項具體裁量指標,構建122個違法行為裁量模型,最高精細到24個裁量區間。全程貫穿了綜合裁量、全面裁量執法理念,實現了裁量權管理精細化、顆粒化,有利于規范執法人員全面取證,防止“小過重罰”,推進類案同罰,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二是完善藥品監管制度。聯合自治區檢察院、市場局建立了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形成“公益訴訟+行政執法”常態化聯動治理和藥品安全領域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出臺了行政執法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辦法,建立了信息交流溝通、線索移送處理和監督貫通協同三項工作機制,推動行政執法與紀檢監察同向發力;實施檢查與稽查銜接管理辦法、藥品案件查辦責任制規定等文件,進一步明晰執法責任。出臺了應訴工作規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等內部工作制度,以制度化引領藥品監管標準化、規范化,全面提升工作質效。
(三)強化法治監督,提升行政執法質量
一是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按照自治區相關要求,對現行有效的涉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統計工作、公平競爭等內容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繼續有效20件,廢止5件。全面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堅持“應審必審”原則,審核擬出臺的規范性文件10件,并按要求向自治區政府、司法廳和內蒙古自治區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數據庫報備。
二是落實執法“三項制度”。結合權責清單調整,開展行政執法事項梳理,形成116項行政執法事項目錄清單,有效預防了越權執法等行為;升級稽查執法系統,增加音像記錄必傳功能和在線自動推送行政處罰、行政強制信息等功能,推進“三項制度”落實;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外腦作用,積極參與行政復議訴訟、法律風險研判、重大行政決策等工作。2024年,審核行政處罰案卷80份,出具其他法律意見書175份,組織開展行政處罰聽證3次,重大案件集體討論9次,討論案件46個。
三是開展行政執法監督。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中期評估和法治建設督查自查,復盤評估、發現不足、及時改進。開展涉企行政執法監督,聚焦涉企行政執法規范等六個方面要求,深入企業開展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暫未發現存在涉企行政執法問題。向社會公布藥監部門行風建設和廉政情況二維碼,開展藥品監管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問卷調查,收集問卷621份,無負面信息。組織開展行政執法案卷互評互查,共評查案卷57份,發現5大類42個問題,擇優評出優秀行政處罰案卷14份。
四是提升案件查辦質效。聚焦國家藥監局明確的20項重點違法違規行為,開通案件查辦直通車,實施專人專案督促指導,有效強化案件查辦工作的上下聯動、點面結合。行刑銜接更加順暢,定期與公安部門共同會商當前形勢、研究假藥認定和涉刑案件移送等事宜,聯合督辦3·30生產銷售假藥案等13件重大案件,移送案件302件,協調檢驗涉刑樣品117批次,2件聯合查辦案件典型做法被全國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轉發。全區全年查辦辦理普通程序違法案件4578件,罰沒款4942.77萬元,處罰到人案件13件(14人),責令停產停業9戶,吊銷許可證3件。
五是依法有效化解行政糾紛。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全年出庭應訴應復率保持100%。全年共辦理民事訴訟案件7件,行政訴訟案件2件,行政復議案件7件,其中藥品類6件,醫療器械類1件,以調解方式結案1件、維持3件、撤回1件、中止2件。
(四)創新服務舉措,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一是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規范有序實施,修訂中藥材(蒙藥材)產地趁鮮切制加工指導原則,認定7個藥材品種GAP種植基地和3個趁鮮切制加工基地。修訂印發自治區中藥配方顆粒、醫療機構應用傳統工藝配制中藥(蒙藥)制劑備案等管理細則,發布第三批自治區中藥配方顆粒標準27個。發布實施藥品批發和現代物流企業、零售連鎖總部企業新開辦規定,藥品監管、行政執法的公正性和精準性進一步提升。
二是強化政務誠信建設。建立行政處罰信息“雙書”同送、信用修復提醒等機制,實現信用修復“關口”前移。持續深耕信用監管,提升企業誠信水平。完善“一張表”精準賦分、“一張圖”精準分級、“一張網”精準監管的信用監管體系,按照“A、B、C”三個等級對自治區直接監管企業的實施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并將評級拓展至行政許可工作。信用分類監管提升監管質效、“四化”聯動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等2個作法被《自治區誠信工程簡報》刊發。
三是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編制發布許可事項清單107項,實現全區藥品監管行政許可事項名稱、主管部門、實施機關、設定要素“四統一”,“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編制政務數據共享開放資源目錄6項,審核各類共享資源申請238條,資源掛接率100%。公開發布全區藥品監管系統三級行政權力中介服務事項清單,切實規范全區行政權力行使過程中涉及的中介服務行為,實現行政權力中介服務事項標準化、規范化。
(五)加強法治宣傳,不斷濃厚法治氛圍
一是多種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制定印發《2024年普法工作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明確22項普法工作任務,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要求;編制《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明確學習任務、內容、方式及學時計劃,全面推進落實;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開展法律法規培訓,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等,完成行政執法人員每人每年60學時培訓要求;組織3次旁聽庭審,25名執法人員參加,公開發布典型案例10件,進一步發揮“以案釋法”作用,提升行政執法水平;選送的《藥品管理法 呵護你我他》宣傳片,榮獲第二屆全區“弘揚法治精神 提升公民法治素質”法治文藝作品評選活動優秀獎。在“12·4”國家憲法日舉辦了新任職干部憲法宣誓儀式,激勵和教育新任職領導干部堅決忠于憲法。
二是組織“送法下基層”活動。聚焦基層法治關切,廣泛征集、篩選整合各盟市市場監管局關于“兩品一械”法律法規方面的執法過程中存在的57個疑難問題的基礎上,組織專家進行了現場答疑解惑,線上線下參訓監管人員700余人次;實施北疆藥監能力提升、凝心鑄魂、人才引領、強基固本計劃和“送教下基層,研傳促深教”點單式培訓,線上線下參訓16036人次。分序列評定初、中、高以及專家級職業化專業化檢查員1112人次,政企合作建成首批7家企業藥品檢查員實訓基地。組織“送法進企業”活動,實行一對一普法、點單式普法、幫扶式普法等多種方式,解決企業經營中存在的法律法規方面問題,用實際行動打通精準普法“最后一米”;走進內蒙古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藥物濫用知道走進校園,有力提升學生群體安全用藥認知水平。
2025年是實現“十四五”和“八五”普法規劃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我局將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深化藥品監管法治建設,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作出藥監貢獻。
?
(Mac用戶使用Command+S保存)
索 引 號 | 11150000MB1519736M/2025-00911 |
---|---|
主題分類 | 食品藥品監管 |
發布機構 | 自治區藥監局 |
文 號 | |
成文日期 | 2025-02-27 |
公文時效 |
? ? ? ?2024年,自治區藥監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法治藥品監管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堅持政治引領,加強黨對法治建設的全面領導
一是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局黨組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及時組織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領學、帶學、促學。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圍繞“深入學習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化藥品監管助力完成五大任務”進行研討交流。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納入藥品監管培訓課程安排,作為各類培訓“必修課”;依托“北疆大講堂”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講座,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通過深學細悟、凝心鑄魂,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二是全面加強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列入2024年度藥品安全監管工作要點部署推進,印發《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建立工作臺賬,定期推動落實。局黨組會議分別于1月和7月專題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局黨組書記嚴格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按規定向自治區依法治區辦述法,并將推進法治建設情況納入領導班子和個人年終述職報告,確保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落地。
(二)健全制度體系,強化法治建設制度保障
一是出臺“四基準一清單”。按照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要求,自3月份起,組織人員起草了《藥品監管行政處罰通用裁量權基準》《藥品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醫療器械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化妝品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內蒙古自治區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管不予和免予行政處罰清單》,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反復醞釀完善,最終出臺,堪稱一本教科書。具體細化了10類共性裁量要素,確定了60項具體裁量指標,構建122個違法行為裁量模型,最高精細到24個裁量區間。全程貫穿了綜合裁量、全面裁量執法理念,實現了裁量權管理精細化、顆粒化,有利于規范執法人員全面取證,防止“小過重罰”,推進類案同罰,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二是完善藥品監管制度。聯合自治區檢察院、市場局建立了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形成“公益訴訟+行政執法”常態化聯動治理和藥品安全領域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出臺了行政執法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辦法,建立了信息交流溝通、線索移送處理和監督貫通協同三項工作機制,推動行政執法與紀檢監察同向發力;實施檢查與稽查銜接管理辦法、藥品案件查辦責任制規定等文件,進一步明晰執法責任。出臺了應訴工作規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等內部工作制度,以制度化引領藥品監管標準化、規范化,全面提升工作質效。
(三)強化法治監督,提升行政執法質量
一是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按照自治區相關要求,對現行有效的涉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統計工作、公平競爭等內容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繼續有效20件,廢止5件。全面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堅持“應審必審”原則,審核擬出臺的規范性文件10件,并按要求向自治區政府、司法廳和內蒙古自治區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數據庫報備。
二是落實執法“三項制度”。結合權責清單調整,開展行政執法事項梳理,形成116項行政執法事項目錄清單,有效預防了越權執法等行為;升級稽查執法系統,增加音像記錄必傳功能和在線自動推送行政處罰、行政強制信息等功能,推進“三項制度”落實;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外腦作用,積極參與行政復議訴訟、法律風險研判、重大行政決策等工作。2024年,審核行政處罰案卷80份,出具其他法律意見書175份,組織開展行政處罰聽證3次,重大案件集體討論9次,討論案件46個。
三是開展行政執法監督。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中期評估和法治建設督查自查,復盤評估、發現不足、及時改進。開展涉企行政執法監督,聚焦涉企行政執法規范等六個方面要求,深入企業開展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暫未發現存在涉企行政執法問題。向社會公布藥監部門行風建設和廉政情況二維碼,開展藥品監管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問卷調查,收集問卷621份,無負面信息。組織開展行政執法案卷互評互查,共評查案卷57份,發現5大類42個問題,擇優評出優秀行政處罰案卷14份。
四是提升案件查辦質效。聚焦國家藥監局明確的20項重點違法違規行為,開通案件查辦直通車,實施專人專案督促指導,有效強化案件查辦工作的上下聯動、點面結合。行刑銜接更加順暢,定期與公安部門共同會商當前形勢、研究假藥認定和涉刑案件移送等事宜,聯合督辦3·30生產銷售假藥案等13件重大案件,移送案件302件,協調檢驗涉刑樣品117批次,2件聯合查辦案件典型做法被全國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轉發。全區全年查辦辦理普通程序違法案件4578件,罰沒款4942.77萬元,處罰到人案件13件(14人),責令停產停業9戶,吊銷許可證3件。
五是依法有效化解行政糾紛。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全年出庭應訴應復率保持100%。全年共辦理民事訴訟案件7件,行政訴訟案件2件,行政復議案件7件,其中藥品類6件,醫療器械類1件,以調解方式結案1件、維持3件、撤回1件、中止2件。
(四)創新服務舉措,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一是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規范有序實施,修訂中藥材(蒙藥材)產地趁鮮切制加工指導原則,認定7個藥材品種GAP種植基地和3個趁鮮切制加工基地。修訂印發自治區中藥配方顆粒、醫療機構應用傳統工藝配制中藥(蒙藥)制劑備案等管理細則,發布第三批自治區中藥配方顆粒標準27個。發布實施藥品批發和現代物流企業、零售連鎖總部企業新開辦規定,藥品監管、行政執法的公正性和精準性進一步提升。
二是強化政務誠信建設。建立行政處罰信息“雙書”同送、信用修復提醒等機制,實現信用修復“關口”前移。持續深耕信用監管,提升企業誠信水平。完善“一張表”精準賦分、“一張圖”精準分級、“一張網”精準監管的信用監管體系,按照“A、B、C”三個等級對自治區直接監管企業的實施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并將評級拓展至行政許可工作。信用分類監管提升監管質效、“四化”聯動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等2個作法被《自治區誠信工程簡報》刊發。
三是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編制發布許可事項清單107項,實現全區藥品監管行政許可事項名稱、主管部門、實施機關、設定要素“四統一”,“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編制政務數據共享開放資源目錄6項,審核各類共享資源申請238條,資源掛接率100%。公開發布全區藥品監管系統三級行政權力中介服務事項清單,切實規范全區行政權力行使過程中涉及的中介服務行為,實現行政權力中介服務事項標準化、規范化。
(五)加強法治宣傳,不斷濃厚法治氛圍
一是多種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制定印發《2024年普法工作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明確22項普法工作任務,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要求;編制《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明確學習任務、內容、方式及學時計劃,全面推進落實;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開展法律法規培訓,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等,完成行政執法人員每人每年60學時培訓要求;組織3次旁聽庭審,25名執法人員參加,公開發布典型案例10件,進一步發揮“以案釋法”作用,提升行政執法水平;選送的《藥品管理法 呵護你我他》宣傳片,榮獲第二屆全區“弘揚法治精神 提升公民法治素質”法治文藝作品評選活動優秀獎。在“12·4”國家憲法日舉辦了新任職干部憲法宣誓儀式,激勵和教育新任職領導干部堅決忠于憲法。
二是組織“送法下基層”活動。聚焦基層法治關切,廣泛征集、篩選整合各盟市市場監管局關于“兩品一械”法律法規方面的執法過程中存在的57個疑難問題的基礎上,組織專家進行了現場答疑解惑,線上線下參訓監管人員700余人次;實施北疆藥監能力提升、凝心鑄魂、人才引領、強基固本計劃和“送教下基層,研傳促深教”點單式培訓,線上線下參訓16036人次。分序列評定初、中、高以及專家級職業化專業化檢查員1112人次,政企合作建成首批7家企業藥品檢查員實訓基地。組織“送法進企業”活動,實行一對一普法、點單式普法、幫扶式普法等多種方式,解決企業經營中存在的法律法規方面問題,用實際行動打通精準普法“最后一米”;走進內蒙古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藥物濫用知道走進校園,有力提升學生群體安全用藥認知水平。
2025年是實現“十四五”和“八五”普法規劃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我局將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深化藥品監管法治建設,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作出藥監貢獻。
?